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寵物日記
2013年8月30日 14:41
記者田欣雲/宜蘭報導
牧師賣米!還是有機米!會不會太跳tone了?宜蘭南澳的張興仁牧師,不但是南澳的外地人,更是做田的門外漢,在當地老農拜託下,毅然決然扛起推廣有機耕作、產銷的重責大任,一路走得艱辛;而接觸有機越多、了解農業現況越深,反而越來越多農產品都不敢吃了......。
種有機?講起來容易,做起來可真不容易,就像廚師做菜,總忍不住偷撒味精,老習慣難改呀!「傳統農民是看產量,但我們做有機是顧品質」,要農民不施化肥、不灑農藥,把之前從事慣行農法的一切通通改掉,哪有這麼簡單?「就像人抽煙、喝酒習慣了,叫他不要做,晚上連睡覺都會想呢!」張興仁牧師一席話,道出農民內心的糾結,要知道,收成--就是農民養家活口的生計,灑藥往往是為了增產、求個心安,但,有機栽種可不容許這麼來,被農藥汙染的田地更通不過有機驗證,一個失察,將導致辛苦建立的有機品牌瓦解!牧師對此也格外戰戰兢兢。
從民國98開始籌備,99年「大南澳地區農村再生協會」成立、做有機課程訓練,出訪外地觀摩、爭取經費,到100年從農民最熟悉的稻米著手耕種,今年,蘇澳鎮稻米產銷班第一班終於邁入正式有機,「希望整個南澳都能做有機,讓外出的年輕人都回來」,張牧師說,南澳種植水源來自太平山翠峰湖,屬於保護區、絕對乾淨,有發展有機的條件,但因腹地有限,期盼未來在地農耕可以朝精緻、有機方面來走,去年,為了防止蘇花改工程在這兒設置預拌水泥廠,南澳農民結合起來抗爭,終於換得停工,「如果水泥廠運作,過去幾年來對有機的努力都毀了」。
▲南澳的天然環境,適合有機栽種,位置靠海,農田常受海霧籠罩,因而種出的稻米別有一番好滋味。(記者田欣雲攝影)
「我也是跟農民一起學的」,本來不懂種稻、更不懂有機的張興仁,從零開始,在協會理事長張竣喨的全力支持下,擔任總幹事,有機技術不了解的,就向花改場、宜蘭大學請益;為了避免農民收成被產銷制度剝削,由農民自己拿資金出來成立合作社,負責收購產銷班的收穫,推廣「友積南澳」的「牧師米」品牌,南澳的有機之路,漸漸步上軌道。
「我每天都在田裡面,說好聽是陪伴他們,其實是去監督啦」,張牧師選擇親上火線,不定時去田裡「關心」,但施作有機第一年,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。某個星期天,牧師早上在教會忙著禮拜,下午就接到電話說:「牧師!恁ㄟ班員用藥仔耶!」張興仁大感吃驚,連說不可能,結果到田裡一看,卻見到投入水田的農藥還沒溶解完,「唉」,牧師嘆了口氣,跑去找農夫詢問用藥情形,最後灑藥的三塊地稻作交公糧(一般的稻米收購),有機產銷班不收,並從此訂下規矩:以後不管耕作多少,只要該農民一塊地被發現用藥,所有地都拒收!「我們不能欺騙消費者」,牧師嚴正地說。 (接下一頁)
關鍵字: 宜蘭 南澳 有機 友積南澳 牧師米 張興仁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繼承者們線上看, 繼承者們劇情, 繼承者們演員, 繼承者們13, 繼承者們插曲, 繼承者們15, 繼承者們14, 繼承者們 ost, 繼承者們 維基, 繼承者們第13集
gyyci33a17tq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